比特幣創新高 科技巨頭或將投資加密資產

robot
摘要生成中

比特幣成爲上市公司新寵

近期,比特幣再次成爲金融市場的焦點。10月30日,比特幣價格一度攀升至73660美元,距離3月14日創下的73881.3美元歷史高點僅差0.4%。在當前政治環境下,市場普遍預測年底比特幣價格可能達到10萬美元。

這一趨勢也引起了上市公司的關注。最近,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文件中表示,將在12月10日的股東大會上就"對投資比特幣的評估"進行表決。盡管該公司董事會建議反對此提案,但股東們的態度各不相同。

作爲全球知名企業之一,該公司考慮投資比特幣本身就具有深遠意義。另一方面,已經行動的企業如MicroStrategy在比特幣投資中獲得豐厚回報,爲其他上市公司樹立了榜樣。

微軟也要投資比特幣?

科技巨頭考慮投資比特幣

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比特幣近期表現亮眼。今年以來,比特幣漲幅超過56%,跑贏了包括大盤股、中小盤股、美歐股票、大宗商品、國債、黃金、現金、新興市場以及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在內的全球大類資產,展現出極強的抗通脹與抗週期特性。

這一"數字黃金"的表現不僅吸引了散戶投資者,也引起了上市公司的興趣。根據SEC文件披露,某科技巨頭將"對投資比特幣的評估"納入了即將舉行的股東大會議程。

該提案由公司顧問委員會的一個智庫機構發起,建議公司將至少1%的總資產投資於比特幣,理由是"企業應考慮比特幣作爲對沖工具,以保護股東價值"。然而,公司董事會對此持反對態度。

董事會表示,公司全球財務與投資服務團隊已對各種可投資資產進行了全面評估,包括能提供多元化及通脹保護的資產,以及能降低利率上升風險的資產。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也在考慮範圍內,公司將持續關注相關趨勢與發展。

董事會強調,比特幣的高波動性是評估投資時的關鍵考量因素。盡管加密資產可能具有潛力,但其劇烈的價格波動可能對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產生影響,不符合穩健的資產配置策略。

最終決定權在於多數股東的態度。數據顯示,該公司最大的兩個機構股東分別持股8.95%和7.30%。其中一家股東在加密領域已有所涉足,另一家則對加密資產持謹慎態度。

無論投票結果如何,這家科技巨頭考慮投資比特幣的舉動都具有重要意義。如果投票通過,將進一步提升比特幣的市場認知度,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推動更多上市公司將比特幣納入財務策略。即使投票失敗,這一考慮本身也表明比特幣正在逐步走向主流。

微軟也要投資比特幣?

上市公司投資比特幣並非新鮮事

實際上,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投資比特幣。數據顯示,目前有29家上市公司持有比特幣,總量達36萬枚,價值超過26億美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MicroStrategy。

自2020年8月首次購買比特幣以來,MicroStrategy堅持執行買入並持有的策略。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該公司以約9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252220枚比特幣,成爲全球持有比特幣最多的上市公司。最近,MicroStrategy表示計劃在未來3年內籌集420億美元用於購買更多比特幣。

這一策略爲MicroStrategy帶來了豐厚回報。公司購買每枚比特幣的均價約爲39266美元,而目前比特幣價格已升至7.2萬美元左右。MicroStrategy股價也創下25年新高,市值突破500億美元。據報道,該公司近兩年的股票表現跑贏了包括英偉達在內的幾乎所有美國大型股票。

除MicroStrategy外,其他知名企業如特斯拉也持有大量比特幣。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特斯拉持有價值7.63億美元的比特幣,位列上市公司持倉第四位。特斯拉自2022年第二季度減持75%後,已連續2年未拋售比特幣,顯示出對比特幣的長期看好。

微軟也要投資比特幣?

結語

盡管目前上市公司投資比特幣仍面臨波動性和合規性等挑戰,但隨着比特幣價值增長和主流化進程推進,將其作爲資產配置的一部分可能成爲常態。美國在合規方面已有所松動,如會計準則的變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發布新規,允許在2024年12月15日之後開始的財政年度採用比特幣公允價值記帳,這將有利於上市公司更準確地反映比特幣資產價值。

綜上所述,比特幣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可能正在發生變化,未來或將迎來更廣泛的接受和應用。

微軟也要投資比特幣?

BTC-2.3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8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APY追逐者vip
· 07-29 11:53
上车就是干
回復0
半佛薅羊毛vip
· 07-28 23:32
薅就完事了
回復0
数据酒保vip
· 07-26 18:03
牛市要来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