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廣場家人們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經上線~ 機票+酒店一站式預訂,還能用加密貨幣直接付款 💸
所以說,你的錢包和你的旅行夢終於可以談戀愛了 😎 💕
現在廣場開啓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動,邀你來秀旅行靈感 & 使用體驗!💡
🌴 參與方式:
1️⃣ 在【廣場】帶話題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發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島 or 網紅打卡點都行)
講講用 Gate Travel 訂票/訂酒店的奇妙體驗
放放省錢/使用攻略,讓大家省到笑出聲
或者直接寫一篇輕鬆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獎勵安排,走起:
🏆 優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營套裝
🎖️ 熱門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乾套裝
🎉 幸運參與獎(5 名):Gate 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
*海外用戶 旅行露營套裝 以 $100 合約體驗券,旅行速乾套裝 以 $50 合約體驗券折算,國際米蘭旅行小夜燈以 $30合約體驗券折算。
📌 優質內容將有機會得到官方帳號轉發翻牌提升社區曝光!
📌 帖文將綜合互動量、內容豐富度和創意評分。禁止小號刷貼,原創分享更容易脫穎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AI搶人大戰告一段落,8位贏家勝出,西雅圖或成下一代AI技術爆發地
來源:“新智元”(ID:AI_era),作者:新智元,編輯:LRS
最近一年多的時間裡,生成式AI技術風靡全球,圖像、文本、視頻、音樂等各種領域都湧現了許多新工具,上班不聊兩句ChatGPT都感覺自己out了。
與此同時,所有頂尖科技企業也都開啟了一場搶人大戰,畢竟大型語言模型、大規模集群基礎設施以及AI應用等目前還屬於高精尖技術,掌握在少數高端人才手中。
最近,有外媒記者深扒了全球所有人工智能相關公司,按照產品質量、論文數量等指標進行排序,找出了當下八個引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開發的公司,並統計了員工公開的教育背景、曾任職公司、居住地等信息。
在統計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大公司的頂尖人才基本都被更靈活、更有創新力的創業公司挖走,導致大公司在AI技術浪潮中的人才爭奪戰處於劣勢位置。
生成式AI八大領頭羊
根據公開的員工信息,如學校教育、高級學位、曾就職公司、工作年限、專利、出版物等進行排名,從3500多家從事生成式人工智能業務的公司角逐出八家以AI研發為核心的公司。
2. Character.AI,可以與各種生成AI人物聊天
3. Anthropic,專注人工智能安全和研究的公司,主要為工作環境構建聊天機器人
4. OpenAI,ChatGPT的開發公司,展現了大型語言模型的能力;還發布了用於圖像生成的DALL-E系列模型
5. Hugging Face,建立模型以執行企業中的特定任務
6. Jasper,創建營銷和品牌層面創意內容的模型
7. Stability AI,開源了Stable Diffusion,也是最早向公眾發布的圖像生成模型之一
8. Midjourney,一個自籌資金的研究實驗室,發布了一個完全在Discord上運行的圖像生成工具
在招聘人才方面,這八家初創公司在人才爭奪戰中取得了全面的勝利,聘請了同行業中最高水平的工程師和人工智能專家,在市場中也找到了自家產品的定位,並獲得了足夠高的融資和估值。
在排名過程中,將現有模型包裝為應用程序的公司沒有考慮在內。
從員工數量來看,這些初創公司員工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大部分公司都在200人以下,最少的只有22人,可以說是用最少的員工,創造了世界最高的生產力。
而反觀一直以AI First為指導原則的Google,在人工智能賽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直到現在為止,Google還沒拿出一款開放可用的、面向消費者的AI產品或服務。
並且舊金山的Covid恢復情況也是美國所有主要城市地區中最差的,可以看出大量人才正在湧入灣區,或者至少在人工智能公司中找到了新的工作。
不過公開信息中並沒有顯示出某個地理區域的哪些員工是遠程工作者,下面圖中的統計數據比實際值肯定要低一些,不過也能反映出趨勢。
下一代AI公司:從研究到應用
雖然八大創業公司的名字在各大媒體中頻繁出現,但也有11家公司正在悄然擴張,吸引了大量高質量人才加入團隊。
2. Endpoint Health,AI輔助的免疫相關疾病的精準治療
3. Otter.ai,由人工智能驅動的音頻轉錄,類似聊天機器人會議助手
4. Bria,具有商業用途控制的圖像和視頻內容
5. WellSaid Labs,文本到語音的配音
6. Subtle Medical,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放射學圖像處理
7. Copy.ai,通過聊天機器人進行營銷文案寫作
8. Lexion,銷售、採購、人力資源、法律等方面的人工智能合同助理
9. You,帶有聊天機器人界面的搜索引擎
10. OctoML,基於雲計算的大型語言模型模型微調和運行
11. Runway,視頻、圖像和其他創意工具
這些公司都一個共同點:雖然人工智能研究是核心,但他們著重解決特定領域的問題,或者專注於為真實客戶定制特定用例。
八大創業公司開發的許多技術都在引領人工智能研究的未來方向,而這11家公司或許才是能為用戶提供實際價值、工具開發、互動等服務的公司,並可能覆蓋從醫療保健到娛樂等各行各樣。
未來在哪裡?
技術變革的步伐還在不斷加快,人類從發明汽車,到飛機,再到半導體,已經看到了創新在全球釋放出的影響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成式AI技術將重新組織世界上幾乎所有事物的運作和發展方式,無論是農業、教育,還是企業營銷、金融等。
而在每一場巨變中,人才始終是核心。
儘管人們總是過分擔心人工智能會用機器人取代所有工作,但生成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對構建新功能和產品所需的專業技能組合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更不用說管理所有相關的技術了,比如運行擁有數千個GPU的數據中心、壓縮數千字節的訓練數據。
圍繞語言模型展開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因為各公司都在競相訓練基於該技術的定制模型,並不斷完善那些已經在開源使用的模型。
出於這個原因,Github上相關的人工智能項目stars數量也能展現出一定的技術趨勢,任何人都可以做出貢獻並學習如何開發人工智能應用程序,最近已經開始呈爆炸性增長,特別是OpenAI在2022年11月30日向公眾發布ChatGPT後。
雖然未來的計算機行業會是如何發展還尚不明朗,但人工智能革命可能是人類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技術繁榮和轉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