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香港Web3大会冷清 RWA成热点 华人大佬聚会引关注
香港Web3大会:主场冷清,RWA受关注,华人大佬聚会引人瞩目
4月6日至9日,2025香港Web3嘉年华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这是自2022年首次举办以来的第三届活动。虽然官方通告称有近400位全球专家学者与行业领袖参与,展会面积比去年增加50%,但实际现场人气却明显不足。
多位与会者反映,整体人流比往年减少近一半,展位数量也从去年的150多家缩减至不到100家。与新加坡Token2049的300家展位相比更是相形见绌。甚至有传言称组织者邀请本地老年人充数。人气下降的原因包括:行情低迷导致参会热情降低、2月份的共识大会分流了部分人气、行业缺乏新热点等。
从展位情况看,某交易平台的展台最为火爆,是人流的主要聚集地。其次是MEME类项目GMGN。在热点主题方面,Payfi仍然备受关注,多家传统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Web3支付相关讨论。RWA(实物资产代币化)也成为焦点,某数据交易所和某基金公司都设有展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热门的概念如DePin、某些公链项目等在主会场曝光度不高。比特币生态相关内容也鲜有人问津。从参会群体来看,KOL成为主力,而风投机构则明显退居二线。
虽然主会场冷清,但周边活动依然火爆。100多场side event中既有技术论坛,也有各种社交派对。华人仍是核心参与群体,海外参会者有所减少。
本届大会最引人注目的是多位华人区块链大佬的聚会。在一场活动中,曾有过矛盾的几位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引发市场诸多猜测。相比之下,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的演讲则反响平平,甚至遭到一些批评。
整体而言,本届香港Web3大会折射出当前行业现状:热点与创新不足、应用场景有限、市场进入熊市初期。交易所急于拉新,项目方举步维艰,投资机构弹药耗尽。但熊市也为优质项目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尽管香港在Web3领域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但相关生态已初步形成。政府在监管和支持方面也采取了积极举措。香港证监会近日允许虚拟资产现货ETF参与链上质押活动,并放宽了对交易平台的限制。长期来看,香港仍具备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Web3的重要枢纽的潜力。